南山的霧
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春雨如酥,寫盡人間春色。祭祖完畢,下午有點空閑時間,原本計劃去邵陽與懷化交界處的雪峰山最高峰蘇寶頂看看,感受一下南方特別的高山氣候??墒?,好友再三勸我,別去挑戰蘇寶頂,現在是雨霧季節,未必能上山。加上路況不好,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在朋友再三勸說下,我只好放棄去蘇寶頂的計劃。
腦中突然想起“八百里南山”,號稱南方的呼倫貝爾。以前只是匆匆而過,現在是雨季,正好可以欣賞“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意美景。于是,我聯系民宿,跟父親告別,獨自開車去二百公里外的南山牧場紫陽峰。
紫陽峰相傳有一個故事,當年紅軍長征翻越老山界時,云霧籠罩,大雨傾盆,行軍極其艱難,個別戰士甚至萌生退意??稍诩t軍將領指揮下,終于爬到老山界。來到這里,好像來到另外一個世界。只見紫陽高照,云開霧散,南山盡收眼底,展現一個蒼翠盎然的美麗世界。似乎告訴紅軍將士,只要努力,長征取得勝利,會有一個多姿多彩的新世界等著他們。后來,老百姓為了紀念紅軍長征,便將此峰稱作紫陽峰。
懷揣對南山牧場及紫陽峰的無限向往,我駕車從南山國家公園大門駛入。開始很舒暢,只見河水奔流,山花怒放,白云飄飄,微風輕拂,高聳入云的樹木不時從車窗邊閃過,空氣里彌漫著花草的芳香……豈只一個爽字了得?我無數次暢想,今晚入住山頂,可否與月亮握手,與星星擁抱?甚至幻想,在天蒼蒼、野茫茫的南方大草原,可否遇到文朋詩友?
常言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沿著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慢慢向上爬行,約一個小時,來到半山腰,原本以為會遇到輕歌曼舞、隨風搖曳的牧草,雪白如花、咩咩作叫的羊群,還有黑白相間、粗壯健碩的奶?!裳矍巴蝗怀霈F漫山遍野的濃霧,視線由10米變5米,由5米變2米,最后只能在濃霧中慢慢挪移。我去過很多的名山大川,見過眾多的白霧茫茫,像這種蔽天大霧,深色黝黑,卻是第一次見到,給人一種密不透風的窒息,多少有些令人恐懼。以我十幾年的駕駛經驗,壓著中間虛線,勉強可以前行。雖然說在開車,不如說在挪移。越往上爬,霧越濃,伸手不見五指。小時候看電視《西游記》,一直不明白天宮的云霧是如何拍攝的。此時此刻的南山,霧之大,霧之濃,霧之深,遠比《西游記》里的鏡頭精彩。
前行太難,我想放棄??墒?,想到山頂的星星與月亮,想到民宿的苗族風情,想到草原的天蒼蒼野茫茫,理性總被幻想戰勝。我打起精神,繼續往山上開,總以為再過幾百米就可以穿過濃霧區。
導航顯示我已艱難行駛四公里,依舊沒有任何走出濃霧區的跡象。越往上爬,霧不是越來越小,是越來越大;不是越來越淡,是越來越濃;不是越來越白,是越來越黑。我走馬歐亞,縱橫四海,一直為自己的直覺感到慶幸??梢哉f,只要我覺得對的,就沒有錯的可能??纱舜?,可此時,我不得不懷疑自己的直覺錯了。何況霧黑得異常,不免讓我的背脊發涼。
不知用了多長時間,終于把車挪到老山界界碑所在地。此時,我累了,也困了,真想放棄了。南山平均海拔1760米,公路修在懸崖峭壁上,如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車毀人亡。只是想到紅軍長征,他們沒有飛機,沒有汽車,用雙腳翻過老山界,跨過茫茫大草原,我開著汽車,有什么理由不能爬上山頂呢?
又是一番自我鼓勵,總以為再過幾百米就可以穿越濃霧區??墒?,斗膽往前挪移約400米,再也看不到任何道路了。眼前除了汽車玻璃,便是灰蒙蒙、黑壓壓一片??耧L呼叫,猶如鬼哭狼嚎,像極了小時候看《聊齋》的場景。我小心翼翼停好車,打開車門那刻,濃霧像幽靈一樣往車里鉆。加上是清明節,民間傳說大山有孤魂野鬼,著實嚇我一跳。
縱使所處地方大霧滿天,縱使車窗外面狂風呼嘯,縱使聲音讓人毛骨悚然,我也沒有任何求助的好方法。因為我知道,縱使救援力量抵達,也是幾個小時以后的事情。不得已,只能用腳丈量,找一塊比較寬敞、硬實的地方,小心翼翼調轉車頭。時刻提醒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我必須下山了。
我開著車,聽著導航,慢慢往山下挪移,花費時間與來時差不多。每分每秒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確保萬無一失。我也留言給民宿老板,告知霧太大,霧太濃,無法安全到達,不得不取消行程……
沒多久,民宿老板給我打來電話,說努把力,再開五公里,就可以穿過濃霧區了。為了讓我不要有恐懼心理,拍照片給我。只見紫陽峰下,燈光璀璨,夜色迷人,他們準備舉行苗族風情的篝火晚會歡迎我遠道而來。聽說還有五公里,面對漆黑的夜色及茫茫的大霧,我畏懼了。
老實說,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沒有“畏懼”二字,但此次遇到南山的霧鎖云籠、漆黑一片,必須承認畏懼了。理性提醒自己,別再逞強,平安下山。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閃失不起。平安駕駛,安全回家,才是人生第一要務。民宿老板見我執意下山,也不再強求。只是說,他從小在南山牧場長大,比這更厲害的霧,他照樣開車。一年有四分之一的時間,他與村民就生活在這樣的濃霧里。他們從不畏懼,從不恐懼,反而很喜歡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感覺,覺得這才是巍巍南山的奇妙所在……
大概一個半小時,終于下到半山腰,能見度由1米變2米,由2米變5米,由5米變10米,我才如釋重負。見到一輛車停在路邊,打著雙閃。我下意識地按下玻璃,問他們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忙。他們問我:“山上的霧大嗎?”我如實相告,勸他們返程。他們說已有朋友在南山上等,不上南山感覺不近人情。我很認真地說:“為了生命安全,別去挑戰自己?!彼麄儶q豫了,后來跟著我的車往縣城跑。
我到酒店安頓好,朋友微信留言問我已到山頂嗎?我說,霧太大了,中途折返。朋友說放棄是正確的,像他們在山區工作幾十年,知道此時上南山不是明智之舉,上蘇寶頂更不是明智之舉。待到秋天,天高氣爽,云蒸霞蔚,就可以在山頂歡歌載舞、舉杯邀月、詩話人生了。
站在窗前看都市萬家燈火,發現南山的霧讓我有了別樣的人生體驗,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迎難而上也好,知難而退也罷,保存實力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作者:羅建云,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民進全國新聞宣傳特約通訊員、民進廣東省委會文化出版專委會委員、東莞市作家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