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的茶道人生
趙樸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是民進創始人之一。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愛國宗教領袖,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作家、詩人和書法大師,社會慈善家,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政協第六、七、八、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民進第六、七、八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九、十屆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
趙樸初自詡為“茶簍子”,一生以茶外交、以茶交友、以茶抒情、以茶賦詩、以茶悟道,以歡喜心、包容心、平常心、慈悲心、報恩心,去喝茶、賞茶、品茶、頌茶。
縱觀趙樸初的一生,他的茶道精神隨著自身年齡增長及其社會交往實踐而逐步完善和成熟,呈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
一是個體喝茶識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現存趙樸初有關茶的詩詞資料是《寧滬列車中作》,其中寫道:“冷意初凝借茗澆?!?/p>
二是對外交流重茶研茶。1949年以后,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趙樸初于9月作為佛教界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此后,趙樸初積極參與民間外交活動,與日本僧人交往時,他接觸到日本茶文化,在《八芳園夜宴口占》中寫道:“白飯清茶佐澤庵”,日本人稱醬蘿卜為澤庵,“每食以茶泡飯,嚼醬蘿卜”。他在《憶江南十四首·訪緬雜詠》中寫道:“清味嚼茶姜”,姜和茶融合,別有一番清味,這就是對外交流中的茶文化特色。
三是重新審視中國茶道。隨著對日本茶道精神的了解和深入,趙樸初發現中國的茶文化比日本的更早、更博大、更精深,在《題〈中國——茶葉的故鄉〉》中寫道:“東瀛玉露甘清香,楞伽紫茸南方良。茶經昔讀今茶史,欲喚天涯認故鄉?!睎|瀛,即日本,有玉露茶;楞伽,即斯里蘭卡,有紫茸紅茶,這些都不及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比起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都望塵莫及。
1989年6月15日,趙樸初與同鄉韓述之晤聚于方行家,談笑竟日,韓述之以故鄉新茶相贈,又寫詩道:“相逢白首老娃娃,前進終輸歷史車。閱世但當開口笑,舉杯相勸太湖茶?!惫枢l茶讓趙樸初重新審視茶文化,細品之下,祖國的茶文化才值得弘揚和自豪。最后是圓融人生悟茶贊茶。1990年8月,趙樸初在《賀中華茶人聯誼會成立之慶》中寫道:“茶經廣涉天人學,端賴群賢仔細論?!睂Σ璧谰窀爬ǔ梢痪湓?,那就是“茶經廣涉天人學”。1992年,趙樸初在河北趙州柏林寺普光明殿撰聯道:“本分事接人,洗缽吃茶,指看庭前柏樹子;平常心是道,搬磚蓋瓦,瞻依殿里法王尊?!蓖砟贲w樸初在病房久臥中感悟茶和人生,看茶非茶,“禪味欣欣茶味俱”,茶業已升華成茶道,喝茶就是修行,茶禪一味。
古人云:“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比绻f“茶禪詩書一體”是趙樸初茶道精神的外在表現形式,那么“五心”就是趙樸初茶道精神的內核。
茶本苦味,有歡喜心來飲之,自然甘醇無比。趙樸初在1993年3月27日《得王翹松寄贈鐵觀音茶、香菇》里寫道:“佳茗及香菇,拜賜大歡喜?!彼簧煌醣?,自詡“茶簍子”,言外之意是各種茶葉茶味都可以接納,因為他秉持的是一顆歡喜心。對日本友人,趙樸初歡喜飲茶,因為這可以維系中日睦鄰友好關系,在《喜春來·新年話舊,寄日本朋友八首》其一里寫道:“新年提起千年話,聊佐良朋雨露茶”“親誼結鄰家”。對佛教界贈送的茶葉,他也是看成結緣,歡喜領受,例如在得到安上法師贈送的碧螺春新茶,他寫下《憶江南·江南紀行》:“殷勤意,新茗異常佳”“清味領禪家”。
以歡喜心對待故鄉茶,1995年6月,時任安徽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史鈞杰寄給趙樸初一些安徽家鄉茶葉,趙樸初在《謝史鈞杰贈茶》寫道:“夢寐黃山云霧妙,感君啟我故鄉情?!币詺g喜心對待朋友情誼,1994年4月7日,邦炎、曉如、位誠自滬來寧相會,趙樸初又喜賦一詞:“七碗初干風起矣”“魁光閣,高座聚茶人。南北朋來千里遠,珍饈盤助一壺清?!壁w樸初的歡喜心,讓他親和力十足,也是其厚重修養表現。
宗教界注重涅槃三法,是不提倡飲酒的。面對應酬和交往,趙樸初一方面以包容心對待各類酒況,另一方面以茶代酒,表情達意。
首先是包容心對待“肉邊菜”“般若湯”。趙樸初常年茹素,由于宴會方可能考慮不周,葷菜和素菜一起時,他擇其中的素菜吃,并稱之為“肉邊菜”。1949年9月,趙樸初作為宗教界代表到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細心的周恩來專門為他安排了素席,令趙樸初感動不已。對酒,1978年10月11日,趙樸初陪同日中友好凈土宗協會第一次友好訪華團到杏花村汾酒廠訪問時應邀題詞,云:“般若湯兮長壽水,不妨暢飲杏花村?!?992年,趙樸初參觀完敦煌后到皇臺酒廠,應邀題詞時沒有拒絕,用包容心寫下“香醇般若湯”的條幅。趙樸初雖然不飲酒,但總能以包容心對待佛家所謂的“戒”物。
飲酒的場合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時候趙樸初是包容涵物,以茶代酒。1990年11月3日,趙樸初到福建武夷山,在《閩游雜詠》詩中寫道:“飲茶之道亦宜會,聞香玩色后嘗味。一杯兩杯七八杯,百杯痛飲莫辭醉。我知醉酒不知茶,茶醉亦如酒醉耶?”“茶醉”一詞可謂別具一格。20世紀初,凈慧長老受命到河北趙州主持恢復和重建柏林禪寺并重印《趙州禪師語錄》,為此特地請趙樸初題詞,趙樸初在《敬題〈趙州禪師語錄〉》中寫道:“萬語與千言,不外吃茶去?!薄俺圆枞ァ?,本來就是不爭論、多包容,或對或錯或好或壞,一句吃茶去,化解萬千煩。1997年2月17日,趙樸初在《感冒飲茶》中寫道:“茶香遠勝濁醪濃”“檸檬佐飲錫蘭紅”。在他眼里,茶是“香”的,酒是“濁”的,檸檬和錫蘭紅茶也可以包容相處、和平共處,表面寫茶,話里有話。
趙樸初還仿照日本俳句獨創了漢俳,用于中日文化交流。1961年,趙樸初訪問日本黃檗山萬福寺,寫下《黃檗山》:“普茶飯,倍情親”“三百載一家心印”;在1982年3月參禮清水寺慶祝大西良慶108歲茶壽,在《漢俳》里寫道:“茶話又欣同,深感多情百歲翁?!?986年10月7日,賀藤井實應大長老米壽之慶的五首《漢俳》其一里寫道:“大德耀輝光,愿持甘露奉千觴。為祝壽無量?!辈韬蜐h俳,成為趙樸初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形式。
自古以來,茶葉就能入藥?!渡褶r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壁w樸初以茶為藥,以茶養心,頗有古意。
一是清茶如藥,以平常心看待生活。1990年12月到云南,他在《滇游日記·溫泉賓館》里寫道:“飲茶氣清新,吸氧神飛動?!?993年7月4日在《昆明雜詩》里寫道:“巖茶野菜最怡人?!?994年到了江南,他在《憶江南·江南紀行》里寫道:“竹樓上,清茗助清思?!逼狡降攀钦?,以平常心飲茶,趙樸初難得忙里享受一下清閑。
二是苦茶如藥,以平常心看待病情。華佗《食論》指出:“苦茶久食益意思?!辈璞究酀?,趙樸初卻以苦為樂,特別是在身體勞累欠佳的時候,愿意一邊喝茶,一邊看書。1967年8月27日,他在《病中遣興》里寫道:“舌存堪味茗,心動不憂天?!?993年7月1日,他偶感寒疾小休,在《昆明雜詩》中寫道:“飲茶領略閑中味,閉戶抄書意興長?!蓖砟晟r,他在《浣溪沙·病室偶占》寫道:“一壺苦茗半床書”“茶香朝夕藥香俱”,以平常心看待病情,就能做到“生固欣然,死亦無憾”。
三是靜茶如藥,以平常心看待榮譽。趙樸初在世時就受譽很多,他總是以平常心結緣,靜心虛心待之。1994年4月10日,趙樸初到江南,生繼蘭工藝師為他塑像,他在《憶江南·江南紀行》里寫道:“斯需茗坐為留真。妙手嘆如神?!?990年5月23日,日本龍谷大學授予趙樸初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贈錦衣博士服,他寫道:“授位慚虛譽,加身愧錦袍?!?992年10月19日,韓國東國大學授贈趙樸初名譽哲學博士學位,他作詩云:“虛譽祇當鞭策受,心燈誓續友情多?!北緛碜惝敳┦?,趙樸初卻虛懷若谷,平常對待,自勉鞭策。
“慈”和“悲”在梵語中是兩個概念?!洞笾嵌日摗吩疲骸按蟠扰c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蓖ㄋ椎卣f,慈是一種品質,是至善至真至愛的表現;悲則是一種能力,是救苦救難救世的本領。慈悲心,就是佛心,趙樸初曾經題詞“佛心”并解釋道:“佛心者,大慈悲是?!壁w樸初將慈悲心圓融于茶中,茶事即禪事,禪心即佛心。
首先,以茶為喻,以慈悲勸世人。1967年,梅平請假回滬結婚,向趙樸初道別,趙樸初寫《寄語》給其尊翁,云:“開笑口,學癡聾”“泡一壺茶聽一曲《梅花三弄》,憑牧笛東風縱?!奔壹矣斜倦y念的經,所以,他在給梅平的父母寫詩時,勸人家要笑口常開,互相體諒。
其次,以茶為媒,以慈悲待客人。1982年,趙樸初為著名的茶葉專家陳彬藩的論文集《茶經新篇》題詞寫道:“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粘职偾з?,不如吃茶去?!绷攘葦嫡Z,飽含哲理,深受人愛,廣為傳播。趙樸初借助茶這個媒介,把吃茶之道變成待客之道,接人茶扇,送人茶詩,待人接物,隨緣而定,大家風范常人難以企及。
三是以茶為賀,以慈悲繞禪境。趙樸初在1991年9月《中日茶文化交流八百周年紀念》詩中寫道:“悠悠八百年來,同證茶禪一味?!苯K無錫小靈山僧人擬修復祥符古寺,并在寺后半坡上建造一座88米高的靈山大佛。在趙樸初多方斡旋支持下,1997年11月15日大佛開光,趙樸初來到祥符寺,應住持之請,寫下一詩:“欲招唐宋賢,來此吃茶去?!毙窃拼髱煶Uf:“有佛法,就有辦法?!壁w樸初經常講“難行能行”,都是這個意思。
四是以茶為典,以慈悲表思念。廣東丹霞山寺又名別傳寺,動蕩年代時幾乎盡毀,后來在趙樸初支持下重新修建。1986年春節期間,趙樸初來訪丹霞山寺,寫了《粵游雜詠》贈本煥和尚:“一爐柏子參禪味,七碗松濤覓夢痕?!币泌w州從諗禪師“庭前柏子樹”典故和唐代詩人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茶》中的“七碗”典故,表達對丹霞山寺澹歸禪師的思念和崇敬,及對本煥和尚的肯定和褒獎。
茶雖苦,飲后甘,趙樸初推崇人間佛教,提倡“知恩報恩”,以茶思甜、憶苦思甜,報國家恩、父母恩、眾生恩、三寶恩。
一是溫茶思王,報國家恩。趙樸初從舊中國走來,親身經歷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深感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所以他倍加珍惜幸福和平的新生活。1995年5月25日,趙樸初訪北京中華民族園,寫詩三首,在其二里寫道:“笙鼓高歌迎送客,回甘不盡苦丁茶?!笨喽〔?,確實苦,但苦盡甘來。1986年,趙樸初來到尼泊爾,受到比蘭德拉王和王后的召見和長談,王后親遞茶巾敬茶,他寫下《尼泊爾紀游詩十二首·宮謁》,云:“因謁今王憶故王,親持殊像付珍藏。新宮今又蒙殊禮,溫語溫茶意倍長?!壁w樸初曾說:“母兮吾土”,此時想起了曾經來尼泊爾時,當時國王馬亨德拉和王后贈送自己的文殊像一事,自己能享受如此高的待遇和地位,必須不辱使命,為國爭光。
二是荷茶思鄉,報父母恩。1999年3月27日,安徽故鄉人送了些黃山茶給他,病臥在北京醫院的趙樸初寫了《黃山茶》一詩,云:“今飲黃山茶,老大忽思家。吾母撮新葉,輕手藏荷花?!彼肫鹆四赣H曾經在老家制作的荷花茶之妙香。趙樸初為報父母恩,特用母親(名陳慧,字仲瑄,號拜石)的名字,成立拜石獎學金,激勵家鄉學子立志好學,回報家鄉人民。
三是舊茶思志,報眾生恩。趙樸初處處喝茶,處處以報恩心來普度眾生。他是書法家,既創作堪稱書法佳品的茶話詩詞,又多次為茶業界題詞題字。如寫了“禪茶一味”“一喝”“吃茶去”等;為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題寫了“中國——茶的故鄉”;題寫了《中華茶人》期刊名和《中國茶葉大辭典》書名等。
四是齋茶思佛,報三寶恩。作為中國新一代宗教界領袖,趙樸初把佛教的教義圓融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倡導在寺廟里升國旗,做一個愛國的三寶僧眾。1984年9月19日,趙樸初在《次韻奉和梶谷宗忍長老》里寫道:“禪師好證無量壽,愿待茶來禮缽瓶?!痹?994年《病房生活十三首》里寫道:“吾愛榮西師,茶禪一味語?!?997年12月23日,在《早餐得句》中寫道:“酪干細嚼苦茗送,不殊西藏酥油茶。妙味得來添法喜,昔年曾飲上人家?!壁w樸初吃茶時回憶起當年榮西師以及在喜饒嘉措、法尊、能海、清定諸法師處飲的酥油茶。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一茶一飲,恒念三寶大恩。